国内外合作社
 
  合作社新闻
  国内合作社介绍
  国内合作社法规
  国外合作社介绍
  国外合作社法规
     经销商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陷入成长烦恼
发布时间:2010-04-27      点击次数:3920

 

 

经销商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陷入成长烦恼

2010年04月27日10:03  来源:《农民日报》

 

 “办好一个合作社太难了。”作为当地有点名气的饲料经销商,广东省高要市大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黎来基说。

  经过去年罗非鱼的罕见低迷,再加上高要处于链球菌病害高发区,今年刚开春不久,大兴罗非鱼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金运转困难,这让黎来基很犯愁。据了解,由经销商创办的水产合作社有大兴类似难题的不在少数。

  作为连接养殖户与加工厂、饲料厂等环节之间的纽带,合作社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水产合作社的发展难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遭遇罕见低迷经销商险断链

  大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月,黎来基说,他当初组建合作社的初衷是想省却中间流通环节,增加养殖收益。“我本想通过合作社直接和加工厂交易,让养殖户的鱼价能卖高一点。”这样的方式一直收到较好的效果,“加入合作社后加工厂收鱼时的价格一斤一般都能高出2毛钱左右。”黎来基说。

  黎来基介绍,由合作社充当中间角色,社员卖鱼的钱由加工厂先交到他手上,扣除饲料款后再给社员,饲料款的回收得到保证后,他也能够从饲料盈利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维持合作社的日常运作。

  但是,去年的病害和价格罕见低迷却摧毁了很多养殖户的生意,饲料款回收碰到了难题。黎来基说,现在饲料厂都要求现金拿料,但是很多社员都要求赊销,如果仅仅是一名经销商,他本来可以选择客户,但是现在作为合作社理事长,他要体现合作社的凝聚力,只能自己先出钱垫付给厂家,等到卖鱼之后,再从中扣除料钱返还给养殖户。“这样一来,等于集中了两倍的风险,养殖户多数亏本,资金压力就很大了。”

  情况相似,同在高要的正安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莫照彬说,很多养殖户不停死鱼,但还是得赊饲料,“合作社得支持社员的生产,但是这些赊出去的钱很难收回。”

  “我的客户规模都不大,要做生意总得赊销。”莫照彬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有实力、技术水平高的大户都已经直接归到饲料厂的旗下,留给经销商的大多是中小户,这些人经营风险较大,他们的生意不好做。

  社员共同发展模式尚未成形

  这些经销商理事长的“付出”在哪里得到回报?作为经销商背景的水产专业合作社,大兴罗非鱼合作社成立之初,备受关注。办合作社令经销商的得益也是实在的,比如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所以甚至有人认为经销商办合作社是“为了卖更多的饲料”。

  那么它会不会偏离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合作经济学系主任王勇认为:“合作社牵头人的意识对发展很重要,如果利己的意识重的话,对合作社的发展很不利。”在他看来,合作社的成立就应该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则,定期召开合作社成员大会,做到信息的共享和透明。“但是据我们的调研来看,很多合作社都不尽规范。”王勇说。

  珠海平沙罗非鱼专业合作社廖春华认为,经销商背景的合作社的问题在于牵头人个人利益的比重过大。“合作社应该是一个将养殖户抱团的组织。这样才便于去和饲料厂以及加工厂讲价,如果一味以饲料经销利益为主,很容易给人垄断的感觉。”他介绍,平沙罗非鱼专业合作社目前主要还是朝着组织养殖户的路子在走,让养殖户们自主选择饲料经销商,“只要他们觉得哪家好,可以随时更换饲料经销商,这样才能发挥合作社的功能,保证养殖户的利益。”

  合作关系不清何解销路困境

  难题当前,作为牵头人的理事长们也开始考虑发展的问题。“我想找人合伙,以合作社的名义办一个加工厂。”黎来基说,“以罗非鱼合作社的名义建加工厂,可以享受国家在税收方面的一些优惠。而且按照规定,合作社的盈利也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作日常的运作。”他认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

  而莫照彬则提出了另一种想法:“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大多没什么资金,即使有,按照目前这个行情办厂也是亏损。”他对“农超对接”的发展模式比较感兴趣,“如果罗非鱼能够直接进超市,那么销售问题就能够解决,只要把鱼卖出去,合作社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合作社的日子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艰难。”

  除此之外,王勇还给水产合作社提供了另一个构思:合作联社自办超市。“如果几个合作社能够联合起来,利用资金力量,自办一个超市,然后将自己的产品放在超市销售,省掉很多中间环节,做到利益最大化。”王勇说,目前山东淄博就有一个类似的超市,办得比较好。“他们是156家合作社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超市,到现在已经有200多种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超市销售了。”

  “各种可能的发展路径,已经都在探讨,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到规范化。”王勇说。他认为合作社最容易出现牵头人和合作社、合作社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混乱,如果不把这些关系理清,很难有长远的发展。“除了上述关系,现在合作社还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王勇说,“未来合作社面临的发展机会很多,但什么样的发展方式都离不开人才。”他认为,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是品牌建设、深加工、包装等任何环节,人才缺口都很大。

(人民网,责任编辑:闫璐)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0号吉利家园3号楼805室 邮编: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