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合作社
 
  合作社新闻
  国内合作社介绍
  国内合作社法规
  国外合作社介绍
  国外合作社法规
     农夫市集:来自民间的直供尝试
发布时间:2012-05-28      点击次数:6100

 

农夫市集:来自民间的直供尝试

 

2012/05/28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周末市集巡回摆摊 参与农户认同有机理念 产品从地头直接送到大集”———

 

  每个周末,在北京某处总会有一个热热闹闹的有机农夫市集,这个大集在北京城内的社区巡回摆摊,农户们出售的蔬菜和其他农产品虽然很贵,但卖得却是出人意料地好。前来选购的消费者,大多是通过一个名叫北京农夫市集的微博得到赶集消息。固定来赶集的农户也都开设了各自的微博。农夫集市的组织者说,虽然这些有机的农产品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有机认证,但市集逐渐形成了口碑,让农户和消费者间产生了直接的信任。虽然目前农夫集市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对于组织者、农户还是消费者来说,这种方式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菜农进城赶集

  一个小时卖百斤

  前天早晨6点半,顺义菜农陈艳红和姐夫、儿子一起,把100斤的蔬菜搬到自家小轿车的后备箱里。他们要在9点之前,赶到东三环附近赶集

  这一车的菜,有黄瓜、有豆角,还有莴笋、生菜、油菜、韭菜、西葫芦等很多种。820分左右,陈艳红准时赶到。这个名叫有机农夫集市的大集于上午9点准时开幕,1020分,陈艳红的100斤农产品就已经卖得只剩下几个鹅蛋了。

  陈艳红的菜卖得好,并不是因为便宜。相反,她的菜很贵。黄瓜每斤要7元钱,比普通菜市场里的贵出一倍。其他的菜,也都比菜市场里的菜贵得多。陈艳红说,菜卖得很贵,自己也听到一些质疑声,但她认为自己卖的有机蔬菜值这个价钱。

  和陈艳红一起在有机农夫集市上摆摊的,还有20多家商户。每个周末,他们在一起赶大集。他们有的卖蔬菜,有的卖奶酪、米酒之类的制品,但做的都是有机产品。各家商户的生意都很好,消费者几乎是抢购。

  不施用化肥农药

  种菜原为自家吃

  陈艳红今年42岁,她自小就是农民。现在,他们一家人住在顺义区李桥镇沮沟村。丈夫在啤酒厂上班,有稳定的收入。16岁的儿子在昌平上中专,每周末回家一次。家里有三亩地,都是她一个人在照料。地里种的主要是玉米,也有茄子、生菜、莴笋等其他的蔬菜。院子里,还养着鸡和鹅。

  陈艳红说,种的菜主要是为了自家人吃,所以不会用化肥和农药。她说,菜地里有了虫子,就会用土办法驱虫。她会把烟叶的梗泡在水里,然后把泡过的水喷在菜上。陈艳红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办法。菜地的肥料,用的也是自家人的大粪。她说,除了在昌平上学的儿子,家里三口人供应三亩地的肥料,基本上够用。

  参加有机农夫集市之前,种出来多的菜,她会送给亲戚朋友,或是在村里卖一卖。别的菜农都会用化肥和农药,但陈艳红不用。别的菜农卖得便宜了,陈艳红也没了办法。按照和其他菜农同样的价格卖菜,陈艳红总会亏一些钱。

  偶然间参加市集

  严格考察后过关

  陈艳红有个外甥,在外交学院读书。去年3月,外甥很偶然地告诉陈艳红,让她参加有机农夫市集有机农夫市集可以在市区提供免费的场地,陈艳红可以把菜拿到那里去卖。当时的市集是每个月一次。

  场地虽然是免费的,但要求销售的都是有机的农产品。当时的市集组织者常天乐和同伴,曾经多次到陈艳红在顺义的菜地,去实地检查。他们认为合格之后,才可以在市集上销售。从那时候起,陈艳红就开始对外销售她的有机蔬菜了。

  在市集组织者的帮助下,陈艳红也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并学会了发私信,很多消费者也通过微博认识了她。

  陈艳红说,刚开始的时候生意比较一般,但到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生意就变好了。陈艳红会运100斤左右的蔬菜去赶集,每次都能很快卖完。

  通过口口相传,长期在她那儿订菜的市民已经达到200多位。陈艳红的菜,已经供不应求。

  /本报记者 李嘉瑞

  记者观察

  没有认证的有机市集

  在北京,买到有机蔬菜并不是一件难事,像有机农夫市集这样,把蔬菜从地头直接送到市区,这还并不常见。这也是有机农夫市集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这个市集已经成立2年了,规模也越来越大。组织者常天乐说,很多消费者已经非常信任有机农夫市集,有的还和商户成了朋友。

  不过,有一个大家都承认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市集上打出的有机二字,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自称。常天乐说,国家要给一个商家认证一种有机的农产品,需要很高的费用。农民陈艳红算过一笔账,她现在在有机农夫市集上经营十多种蔬菜。如果把每一种都让国家有关部门来认证,那就需要十多万元。

  多少年我才能挣回来十多万啊?陈艳红现在选择的,就是凭着良心种菜。她可以从地里直接掰根黄瓜,递给记者吃。她说,她保证不会用化肥和农药。这个难题同样困扰着常天乐。她说,有机农夫市集现在只有3名组织者。以前他们3个都是兼职,现在已经专职做市集了。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到陈艳红以及其他农户的家里看看,检查一下是否真的是在有机种蔬菜。不过,他们也并不是专业的人员。

  很多去过有机农夫市集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市集卖的蔬菜、农产品味道很好。但对于是否真的是有机,他们也说不清楚。常天乐选择的道路,就是在微博上推广有机农夫市集。农户们也开了自己的微博。他们会在微博上公布蔬菜的种类和价格,也乐于回答网友的问题。经过一些评论和转发,口碑渐渐地就有了。她说,让消费者和商户直接建立信任,比任何的有机认证都重要。

  常天乐说,有机农夫市集现在还只是一个松散的消费者组织。他们希望市集作为一个组织,以后能通过政府采购、商业合作之类的方式,有一些收入。他们也希望能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的社会团体,但目前看,难度还很大。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0号吉利家园3号楼805室 邮编: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