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发展规划草案
( 讨论稿)

第一部分 发展规划概要

一、引 言

发展规划是关系到一个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制定现实计划,确定优先目标,保障组织的未来,是一个组织有能力的表现。制定规划的过程是使组织成员参与组织长期发展的过程。完成规划是证明组织具有确定未来目标的能力,和自觉运用适当战略实现目标的能力。
工合国际与加拿大合作协会合作进行的中加工合发展项目,为期三年(2001年3月-2004年4月,目标在于建设工合国际,推动中国符合ICA标准的合作社的发展。
加拿大合作协会于2001年开始了帮助工合国际制定规划的工作过程,还将会于2003年进一步帮助工合国际制定出2001-2006的五年发展规划。
本规划草案是在总结项目于2001年战略规划培训研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加工合发展项目设计的三年(2001年3月-2004年4月)的目标提出的。供继续深入讨论使用。

二、摘要

ICA标准的合作社,被认为是促使城乡贫穷人口与弱势群体就业,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能从经济成果中公平受益的良好途径。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使工合国际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有:
1. 中国社会正向市场经济转型,人民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ICA的合作社原则标准知之甚少;普遍将合作社与计划经济条件下自上而下型的"集体企?quot;混淆,认识不到合作社是新兴的市场 经济中的组成部分。
2. 工合国际是一个具有推动中国合作社发展光荣传统的民间组织,愿意抓住当前改革时机,促进加强中国合作社界的发展。工合国际具有在中国发展ICA标准的合作社的理念,目标和传统,但人力不足和资金短缺。因此,拥有一支工合国际自身的合作社培训员和咨询队伍,有效地扩大工合国际影响,持续不断地开展合作社推广活动,成为工合国际面临的关键问题。
制定本规划草案(讨论稿),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光荣传统,促使工合国际成为重新振兴中国ICA标准合作社的催化组织。本规划将在发展中国合作社事业中,使工合国际发挥坚强有效的引导作用做为目标。强调了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工合国际能力建设;注意了组织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问题,和更好服务于工合国际合作社网络中成员需求的工作;并强调了充分发挥工合国际委员作用,加强促进建立利于合作社发展环境的法治法规工作。

三、组织介绍

1.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是一个有推动中国合作社发展光荣传统的国际性的民间组织,享有在中国推动符合ICA标准合作社的盛誉。创建于1939年,1952年终止活动,1987年恢复。工合国际集结了一批热心于合作事业的工作者,专家和国内外各界人士,支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合运动(组织简介,见附件 1)。
2. 工合国际通过长期与合作社密切合作,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保障合作社逐步成长。工合国际坚持合作社基本原则,指导和促进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发展。工合国际探讨和总结中国条件下的合作社的成功经验,通过它们的示范作用,推动中国合作社事业的健康发展。
3.工合国际委员资格向一切和热心合作社事业人士和合作社社员开放。工合国际常设机构为执行委员会和主席团,负责全委会休会期间决策事务。工合国际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根据主席团与执委会决议,提出并执行各项工作计划与项目活动。主席团与执委会依次每月轮流举行一次会议。每五年举行一次全委会。通过"工合国际通讯"和"委员座谈会"保持与委员间的信息交流和意见交换。
工合国际现有三个全职工作人员,两个兼职人员,并具有一个以委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提供各种推广合作社的服务。
工合国际恢复后1998年选举产生的第二届执委会组成,见附件2。

四、价值与信仰

工合国际是建立在自助、自担责任、民主、平等、公正与团结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工合国际委员继承它的创始人传统、信仰诚信、开放、社会责任与关心他人的伦理价值。

五、使命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进入WTO的新形势下,通过合作社促进社会与经济公正,缩小贫富差距。

六、前景设想

成为中国推广ICA标准合作社的先锋组织:
1. ICCIC中青年委员增多,交流活跃,民主决策的管理体制效力增强,委员积极发挥作用;工作人员队伍职业化水平提高。
2. 工合国际拥有一支推动ICA标准合作的工作队伍和信息资源,有能力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满足其成长为符合ICA标准的合作社的服务。
3. 有了自己经营营利的企业,有能力提供自我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持。

七、目标

帮助中国合作社改善社会一经济地位,增进个人自立能力,发挥合作社在扶贫,公平地分配收益,持续增加社员收入,和提高社员民主参与程度的作用。

八、目的

通过培训和加强面向社区的组织的成长能力,促进既符合ICA标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社发展。

九、主要活动范围

1. 工合国际能力建设
2. 合作社管理与咨询培训
3. 执行合作社与扶贫相结合的项目
4. 创办示范合作社

第二部分 规划基础

一、任务规定

恢复后工合国际第二届全委会规定的任务是 :
1. 大力推进以工业合作社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合作社;
2. 发展与国际合作社运动的联系,扩大交流和宣传合作社,发展合作社教育,大力提倡创办各种类型合作社。
这一规定将工合国际从一个在中国试验区点支持试验性合作社的组织变化为提供全国性培训资源和信息交流中心的组织。

二、工合国际现状分析

1. 工合国际优势:
1.1 国际联系:通过中加工合发展项目,加强了与CCA的联系,得到了CCA的资金支持,通过项目的能力建设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1.2 领导:具有一个奉献于合作事业的主席团和执委会,由国际友人,政府机构领导,合作经济专家和各界人士组成。他们团结一致,与中国政府经济界和社会各界联系密切,并得到委员的支持和信任。
1.3 理念: 工合国际委员来自于十多个国家,都信仰ICA关于合作社的标准和原则 ,赞同工合理念,相信合作社符合中国人民利益 ,必有光明前景;愿意共同工作,更新思想,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变化的需求。
1.4 工作条件: 工合国际具有一支专业化的,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建立了配备先进的办公室。
1.5 光荣历史传统:工合国际具有光荣的工合传统,成功的历史经验,和负有国际盛誉的工合品牌。

2. 工合国际弱点:
2.1 组织的结构和运作程序:目标较为保守,机构与运作程序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求,缺乏更新,没有可支持组织发展的经济实体;没有战略规划的指导。
2.1 缺少推广合作社的培训和教育能力。
2.3 缺乏推广合作社的专门人才,缺乏合作社运作经验,缺乏合作社培训教材,缺乏向基层合作社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能力;
2.4 公共关系网络和交流能力:工合国际不善于抓住机遇宣传推广自己与合作社,在社会上知名度低,"通讯"缺乏吸引力;与国内外合作社同行交流联系薄弱。
2.5 资金支持:缺乏资金,缺少筹资能力;缺乏建立自己的经济实体的自信与能力。
2.6 青年委员与领导层缺少中青年,缺少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工作队伍。

3.机遇:
中国经济转型期发展合作社,为城镇失业人群和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创造就业机会,满足发展社区和服务需求,已成为更为迫切的社会需求。
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改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注转轨,政策放宽,为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是发展合作经济大好时机。

4.风险:
缺乏成功的示范性的合作经济企业,工合国际发起的合作企业缺乏成功示例,缺乏利于合作社企业注册条例;合作制企业不受重视,难以获得贷款;拜金主义不利于发扬合作精神,历史原因造成的对合作社原则的误解和偏见,将合作社与集体企业混淆等, 均使推广合作社面临风险。

三、焦点问题:

工合国际集结了热心推广ICA标准的合作社的人士。他们对工合国际的未来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三年后,期望工合国际成为什么样的组织?可供工合国际参考的组织发展模式是什么?是关系到工合国际的发展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做为一个非政府组织,工合国际怎样建立一个活跃与富有影响力的网络?怎样由被动转变成为积极主动?怎样主动提供推广合作社服务,怎样成为领头组织?
2. 工合国际怎样持续发展?怎样吸引中青年人士参与到工合国际事业中来?怎样使工合国际领导层逐步年青化?
3. 支持资金是关系到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作用,尤被关注。怎样更主动地进行筹资?怎样使ICCIC成为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4. 制定行动计划,应包括那些基本组成部分?怎样进行行动计划的实施、调控、评估,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

当前,工合国际促进合作社的活动范围,主要是通过其通讯、小额援款和不定期宣传工合思想的培训班等。通过三年中加工合发展项目,工合国际可望从一个合作社促进组织成长为合作社发展组织,具有发展合作社的培训资源,扶植与支持ICA标准的合作社成长。
在中加工合发展项目的支持下,CCA帮助工合国际进行能力建设,使其具备向处于弱小与贫困状态的合作社与社员进行培训与咨询服务的能力,具备帮助它们成长为ICA标准合作社的能力;具备执行合作社与扶贫相结合的项目的能力;工合国际要建立与其它工合组织和国内外支持发展的组织之间的网络; 要有自己的合作社经济实体,成为工合国际长期持续发展的支撑基础。

一、行动计划的宗旨与目标

宗旨与目标具体化为:从经济上与社会效益上使人民受益,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精神文化素养。包括:
1. 使合作社社员经济上文化上和社会效益上从合作社中受益。
2. 在人民群众中组织和发展合作社,使他们的福利有保障。
3. 使合作社成为除私有企业和其它形式企业之外可供人民群众选择并有竞争力的致富之路。
4. 发挥合作社在消除贫困中的作用,向贫困群体推广合作社原则,通过合作社,使劳动者参与管理和拥有自己的经济组织,增加物质收入,提高民主精神意识,向实现社会公正努力。
5. 帮助陷于困境的基层人民,包括农民与失业人群,提高他们走合作社之路的自觉性。
6. 通过教育,宣传合作社促进发展合作社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
7. 推动"合作社法"的制定。

二 、行动计划任务

1. 增强工合国际发展合作社能力,创建成功的合作社模式。
1.1 从现在合作社数据库中选取重点企业,进行考察发展水平分析和需求分析将它们转变为符合ICA标准的示范合作社。
1.2 组织需要合作社的人群,扶持和辅导新的合作企业。
1.3 通过中加工合发展培训项目,编写ICA标准化合作社的培训教材,培训一支年青化的合作社工作队伍。
1.4 紧密结合合作社发展需要,提供经营合作社制度建立管理,市场营销,生产技能等。培训咨询服务。总结,编写并宣传中国合作社经验与教训,中国环境下合作社企业的成长之路,指导与推动合作社成长,使之具有ICA标准合作新理念。加强工合国际咨询与服务的能力,通过调研问卷坚持定期的合作社发展水平评估与需求分析。

2. 宣传
改进通讯,建立网站,发展数据库,使工合国际成为中国合作社信息资源平台。

3. 财务支持发展计划
更新观念、广开财源。使工合国际有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
3.1 开发工合国际自身的合作社,开展各种营利性经营业务活动。
3.2 开展各种新的有资金经费支持的项目,发挥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在扶贫中的作用相结合。
3.3 开拓非合作社性质的利润导向型企业。
3.4 拿取企业赞助。
3.5 扩大团体会员。

4. 营造有利的法律政策环境
4.1 收集宣传各国合作社法。
4.2 争取政府决策者支持和参于工合国际活动
4.3 通过各种联系渠道参与"合作社法"草案的制定
4.4 游说政府决策层立法
4.5 收集中内外事例,宣传立法重要性。
利用7.6日国际合作社日,ILO等重大活动,广泛宣传合作社。

5. 委员关系与网络
5.1 通过加强委员间交流与研讨,激发委员热情与活力
5.2 加强委员能力培训,吸引委员参与各项活动
5.3 积极吸收中青年委员。
5.4 扩大国内外联系网络,与各种NGOs 支持性 NGOs,政府机构、工合组织等加强联系,在合作社事业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详细活动计划,待02年5月"委员关系培训"后制定)

三、负责执行机构与时间表

工合国际秘书处在主席团与执委会领导下进行:
1. 2002年2月-4月:起草小组在CCA顾问指导下,制定(草案 讨论稿),初步经过主席团与执委会讨论.(已施行)
2. 5月(11-12日): 提交"工合国际发展战略规划与合作经济论坛-2002"讨论与修订。
3. 02年5月-03年2月:试行,CCA顾问指导,广泛征求委员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
4. 03年春:提交"工合国际发展战略规划与合作经济论坛-2003"讨论。
5. 03年春-04年春试行,继续讨论修改
6. 04年春,提交第三届全委会讨论,修订,确定02年至06年发展战略规划,通过。

四、日常监控

起草专家小组负责定期日常监控包括:实现目标的进展,SWOT分析是否仍适用,组织面临的挑战有否改变,是否需要修订目标和任务等。
行动计划时间表基本与"中加工合发展项目"保持同步

五、行动计划所需资源

1. 人力资源:通过培训发展一支工合国际行动计划志愿者队伍。
2. 资金支持:除"中加工合发展项目"外,开展其它项目如OXFAM.NZ大使馆等。
3. 建立工合国际自身合作社,使其逐步成为重要的人力与资金支持来源。

←返回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2©  北京格林万维资讯有限公司 创意制作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