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打工青年合作社知识培训班总结报告 任广吉


中加合作社促进与发展项目

一、培训概况
2003年2月16日、23日,3月2日,在北京明园学校举办了第四期打工青年合作社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有34人,由打工青年文化社骨干、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合作社志愿者、袖珍天使小组组成。其中男性16人,女性18人,占总人数的52.9%。分别来自北京、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内蒙、宁夏、广西、新疆、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四川15个省。年龄在18-35岁,平均年龄为24.5岁。(详见附件学员名单)
工合国际副主席柯马凯和执委伊莎白参加了培训开幕式,并与培训班学员一起新年联欢,给学员和工作人员带来了无比的关怀、支持和鼓励!
打工青年文化社发起人孙恒,是中加合作社促进与发展项目第一期TOT培训班的学员,负责本次培训工作的场地和活动安排工作,并参与讲课,已成为合格的合作社推广员。他专门为此次培训创作了一首《互助合作歌》,歌词为:携起手来,肩并着肩。独立自主靠劳动来吃饭。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努力干,一起干,共同发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同创造我们美好家园!
这首鼓舞人心的《互助合作歌》唱出了打工青年的心声,表明了他们对合作社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合作社的希望和未来,增强了我们宣传和推广合作社的信心与力量。

二、培训目的
本次培训班的培训目的是宣传合作社知识及理念,推动中国合作社运动与发展,探求合作社在当今形势下城市打工群体中发展的模式,产生一至两个合作社设计方案。

三、培训内容
合作社历史概况、合作社基础知识、合作社特征、合作社原则、合作社与其它形式企业的区别、合作社组织类型、合作社章程、内部管理体系及运作体制、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怎样创建一个合作社?模拟筹建合作社,讨论出设计方案,等。

四、培训效果

青年--新一代合作社的生力军

本次培训班的参加者均为青年,其中有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校长,来自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以及不同行业的打工青年。青年人的思想比较活跃,而且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对合作社理念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再到认同,是一个很快的飞跃。如本次培训班学员杜鹃,在参加第一天培训班后写的培训心得可作见证:"在虽然挺简陋的而且不大,说实话比外边还冷的活动室里来了很多各个岗位的人们,我们一起认识,问候,做游戏……没有年龄、没有种族、没有权威、没有批判……一个上午我们都是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中度过。
下午正式的培训开始了,我那种食古不化的,极狭隘的古董思想开始慢慢的瓦解。细心的聆听,我听到了它墙壁剥落的声音……
原来一提起合作社,呈现在我眼前的就是"记工分、大锅饭、什么都是村里的,队里的,没有什么主动性、积极性,是那种早八,晚五的生活",就在那个使我感到寒冷的小屋里,我对这个词有了新的定义。
合作社里每个社员不分贵贱,对社内事物都是由社员自己来处理和解决,从章程到各种经济决策。完全体现了民主、自治、自主,使每个人真正做到是合作社的主人,使每个人有效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合作社的发展,为每个人的利益而努力,感觉有点像一个大的家庭,在家里互相协作,一家人向一个方向眺望!
在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上,开始我自以为是的觉得,是合作社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和别的合作社竞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的关系。但是我错了,合作社的合作意义不仅仅在于社员之间的合作,合作的意义更宽容,更博大,在于合作社之间也是合作的关系。合作社与立场坚决不同的私企之间存在竞争,但立足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原来"合作"不是那么简单!
在合作社里还要为社员,当选的经理和雇员提供教育和培训,以便他们更加有效的对合作社的发展做出贡献。更好的为每个人能充分的发挥个人的潜力创造很好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合作社的整体力量会发展壮大。
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不忘记关心社区,像有了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一样,合作社用自己的力量也在关心它周围的事物,它并不是世外桃源、不象乌托邦那样飘渺,与世隔绝。它像一个个火种,在再静静地、努力地发光,发热!
听懂了,理解了之后,才知道我是将中国历史上"人民公社"的表现形式与合作社张冠李戴了。
下午的课在我们的热烈讨论中结束了,虽然超时了四十多分钟,但是我没有一点倦意,感觉脑子里收获了很多东西,心里有一中说不出的愉悦……
从学校出来天都已经慢慢变暗了,虽然想一想还有2个多小时的路要赶,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在告诉我:我很期待下一星期的到来……"

项目办工作人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中加合作社促进与发展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本次培训班的组织协调和培训工作,大家轮流上阵,进行了一次实地操练,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袖珍人的参与扩大了项目服务对象的范围

袖珍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人群体,他们正处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里默默地奋斗着。他们想学习合作社知识和理念,组织起来自立、自强,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实现自身价值,为与其有着相同命运的袖珍朋友们撑起一片学习、工作和发展的天地。

产生了三个可行性合作社设计方案

经过三天短暂的培训,学员们运用所学的合作社知识,通过参与式方法讨论,现场模拟产生了三个合作社设计方案。(详见附件)

合作社方案设计之一:手工吉他合作社
宗旨:弘扬民间艺术,服务社会,丰富社员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社员的经济需求。
目标:打造自己的品牌吉他,使之走向市场,扩大合作社规模与影响力。

合作社方案设计之二:打工子弟教育文化合作社
宗旨:科教兴国  振兴中华
目标:将打工子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

合作社方案设计之三:打工青年文化服务社
宗旨:全心全意为打工者服务
目标:为打工者提供文化、信息、教育、培训等社会公共服务;丰富打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维护打工者权益,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为打工者创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

五、培训小结
通过次培训,使合作社知识和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参与式培训方法的效果在本次培训班上再一次得到验证,学员们对此很感兴趣,并强烈要求在培训中多运用参与式,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学员们学习和参与热情高,虽然初春的校舍早已停止供暖,屋内比外面还要冷,但随着交流和讨论的深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大家忘记了寒冷。
为了让更多的打工青年能够参加培训,所以本次培训选择了北京周边打工青年聚集地附近的一所学校,以便于他们的参与。但由于场地较小,不便于分组讨论;室内没有暖气,温度低,特别冷,这些都会对培训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培训评估

 学员评价指标: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总体评价:满意 
培训师:满意 
组织协调工作: 满意 
场地: 一般  
培训资料:一般  
教学设备: 满意 
培训时间: 一般  
   
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总体评价为满意,希望培训教材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培训中安排实地考察活动,使学员从理性到感性认识中加深对合作社的理解,以指导实际工作。希望多办一些这样的培训班,使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创建和宣传合作社的行列中,发展壮大推广合作社人员的队伍,促进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为更多的城乡弱势群体服务。学员对培训场地的满意程度为一般,使我们认识到培训场地和培训环境的重要性。这些宝贵意见,我们都会认真听取,并积极改进,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把合作社"培训培训者"学习班办得越来越好。
   (任广吉)
 中加合作社促进与发展项目
   2003年3月12日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2©  北京国信北方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创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