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前景的合作社之路 --一位农民合作社女带头人
张淑香 吉林省梨树县农民合作社理事长
引导农民走合作社之路,要从给农户算账开始 引导农民走合作社之路,要从给农户算账开始。由于农户受经济条件所限,如果每户拿出二三十元来做事还可以,但出大数额就很困难。从最穷户开始引导和扶持,因为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联合组织。在最穷户中选出2-3户踏实肯干的,贷款给他们来养猪,等到母猪生小猪时,再把小猪赊给下一家贫困户,以此类推,等发展到3-5户参与者时,就都有收益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72户入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打开销路,收入不断增加,大多数入社农户都已脱贫致富。
为社员服务 让社员受益 带动社员在养猪的同时养鸭,猪粪经过加工可生出蛐,用来喂鸭子,可节省一定量的鸭料,而鸭粪可以卖钱,用卖鸭粪的钱买取暖材料供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链,变费为宝,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为了保证社员购料的质量和降低成本,由合作社统一购料,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社员,每袋还可从中赚12元。这12元的分配原则是,其中5元分配给社员作为股金(解决了社员没钱交纳股金的难题),5元分配给理事会成员作为劳动报酬,2元作为理事会成员差旅费和社员福利费。
合作社需要好的带头人 创办合作社要有一个有社会活动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发起人,不辞劳苦地给社员跑市场,确立好经营项目,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吸引市场来找我们,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浙江的商贩每年都来我社购买鸭子,而且还不断地压价,结果造成社员养鸭赔钱,于是都不再敢养鸭了。商贩再来购买鸭子时就扑了空,不得不同我们商量能否继续养鸭,以保证他们的货源。最后经过双方协商决定签订购销合同:商贩的收购价应不低于市场价,且高于2.60元/斤,商贩要交押金(5元/只鸭)给社员,作为成交的依据,以保障社员的利益。按此合同,今年鸭子的售价为3元/斤。 我为社员筹款,跑市场,历尽艰辛。政府不支持,想找村干部入股,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不被理睬。为给社员争取小额贷款,我鞋底磨露了,常常是彻夜难眠,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但当我们全体社员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发展起来了,合作社有盈利时,这些领导都来了,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分红?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做事本来就很不容易了,面对领导们这种当初不支持,现在有利了就眼红的态度,真让人难以理解!
苦尽甘来 合作社让我们脱贫致富 6年来,从2-3户已发展到现在的172户社员,每户年收入达1万多元,改变了以往只靠2亩7分地过活,供不起孩子上学的悲惨命运,踏上了充满前景的合作社之路,奔向富裕,走向文明,享受美好的新生活。 我们每天晚上组织社员一起收看新闻联播,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和信息、意见和建议;每月召开一次社员大会,商讨合作社的一些重大事项。合作商负责每月提供一次免费种植、养殖技术咨询讲座,以指导和解决社员们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按国际合作社原则规范和推广合作社 我们的合作社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如何走好下一步?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的合作社还不够规范,没有一个明确的章程可循,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设立监督机制,离国际合作社原则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在培训班上收获颇丰,为我将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依据。回去后我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来规范、完善、发展和扩大我们的合作社,把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为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任广吉 整理)
创办合作社是实现农村调结构,促增收的有效途径 --参加第五期强化培训班有感
于桂新 河北省迁西县妇联 主席
通过这次培训班,了解了合作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则和发展前景。我们当地政府喊了好几年调结构,促增收。但如何调整?如何增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农村经济的发展受传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很缓慢。如何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几年来的冥思苦想,一直没有走出这个迷宫。在这次培训班上,使我找到了走出迷宫的金钥匙--走合作社之路,是带领导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尽快行动起来,组织农民创办合作社,虽然前进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困难相伴,但我们充满信心,不畏艰难。立足于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其经济和社会地位,促进农村社区全面发展,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促进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回去后,我们首先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向他们宣传合作社理念,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自己积极去做,用做出的典范来影响领导和村民,让他们看到合作社的优越性。 我们要按国际合作社原则去创办合作社,用百倍的努力把合作社办好,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任广吉 整理)
2003年3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