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委伊莎白在2004年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春节招待会上的讲话 2004年元月18日
温家宝总理和朋友们, 春节是一个欢庆的日子,我想借此机会报告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或简称工合国际)取得的成就。 工合国际是1938年由宋庆龄夫人和外国朋友(海伦和埃德加 斯诺等)在香港成立的一个非政府组织,支持组织战时中国的难民生产急需物质和生产自救的工合运动。这个由外国和中国进步人士发起的运动在合作社界日益赢得了声誉,并且被铭记至今。 工合国际1952年停止活动,1987年恢复活动,由路易·艾黎任主席。工合国际无与伦比的特征是,它是当今唯一的一家有外国委员进入执委会和主席团领导层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它的历史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历史(这间大厅内出席者中就有几位工合国际的委员和积极支持者)。 工合国际宗旨是促进符合国际标准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自愿建立,由他们的劳动者——社员拥有,民主和透明管理。它们不仅仅是经济组织,而且也是社会性的和教育性的组织。教育内容不仅仅包括技术和管理技能,而且也包括道德价值观念,这些促使了 “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和关心社区与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发扬。 在实现这些目标的道路上经过多年寻求,在对外友协的宝贵支持下,1998年全委会后,工合国际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我们停止了从政府取得资助,决定让自己的组织成为真正的非政府组织,首先聘用有专业资格能力和投入的秘书长。因之赢得了与加拿大合作社协会(CCA)的三年合作项目。这一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工合国际做为一个非政府组织的专业资格能力。因之工合国际已经找到了在中国当前条件下促进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近三年中: ——我们已为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同时也为希望促进合作社的政府工作者、国际项目人员和大学生等,成功地举办了十九期合作社培训班。 ——我们出版了合作社培训教材,同时产生了一支有能力的有爱心的培训者队伍。 ——现在已有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合作社,包括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合作社,流动打工群体的服务性合作社等。在全国我们也有了广泛分布的示范合作社。 ——我们也很高兴我们的工作已经越来越赢得政府的承认。 例如,各级政府都邀请我们为他们的公务员进行合作社培训。我们与吉林省政府的发展研究中心签定了协议为他们全省干部提供合作社培训。我们刚刚在安徽对安徽省涉农部门的干部和县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合作社培训。 然而,我们需要合作社法。在没有颁布合作社法之前,我们希望政府要采取积极促进合作社的政策。 此外,借此机会我祝贺由外语研究安排,外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之光”50本丛书系列的出版;并且感谢朱总理对这一项目的支持。这套丛书是由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至1949年胜利时外国观察者或参与者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我们许多人都希望国内外的年轻人阅读这些书,因为这段历史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 最后我向国务院外国专家局领导举行这次美好的招待会表示衷心地感谢。 伊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