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梨树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的创举 ——生产、医疗、助学、养老与信用综合合作农民社员全面受益
吉林梨树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
吉林梨树县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前身是吉林梨树百信农民合作社郭家堡服务中心,创立于2001年12月19日,当时只有现在的理事长郭连伟等4人。经过2年的时间运作,目前,已有35户社员入社,入社股金达50234元,实现消费积累7000元;积累医疗和教育基金4239元,自筹周转资金21000元,提供鸡、猪饲料50吨,销售生猪1200头,为社员增收35000元。这一农民自愿联合创立的合作社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及支持下,在国际合作社七项原则的指导下,正由不规范向逐渐完善的合作社发展。下面是我们的具体作法:
走合作社之路,解决农民生产、上学、医疗和贷款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道路畅通、住房宽敞、通讯便捷、吃和穿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市场经济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存在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表现在: 1.农民扑捉市场信息难。造成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使农产品不是按照市场需求保持不失控,而是常常造成过剩和短缺的高度错位。 2.农民出入市场难。一家一户进行交易,议价能力差,很难与其它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因此常常丧失发展的机遇;买难、卖难交替,买高卖低、买假卖真时有发生,使农户手足无措。 3.社员增收缓慢。面对生产经营,孩子上学、老人就医、社会交往等问题很难适应现实的需要,个别的家庭经济还出现了负增长。 现任理事长郭连伟,从医多年,是全国农村合作医疗战线上被卫生部医政司授予的优秀乡村医生。包产到户后,面对农民的生产、上学、医疗和贷款的困难,坚持摸索。走上合作社之路后,豁然开朗,破解了社会上的大难题。 在社会有识之士引导和帮助下,他们认识到,合作社以流通领域为切入点,在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在不侵犯个人私有财产权益的基础上,组织农民通过联合与合作共闯市场,把分散的农民进入市场购买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通过消费合作的形式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农民共同进入大市场,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和交易能力,减少中间环节和流通风险,用合作社集体经济的力量带动家庭农户经济的发展。利用合作社服务从市场挽回的损失和增加的收入,作为社员的股金积累向农村信用社和合作社入股,构建产权明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 他们通过算账对比,一致认为是条好路子,使农民在不交一分钱的前提下,社员利益即可足不出户得到有效的保护,使生产积累、教育和医疗积累持续增加。因此农民热切盼望组织起来走合作闯市场的热情越来越高,面对这种好形势,创办了梨树县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前身-吉林梨树百信农民合作社郭家堡服务中心,经过两年多的运作,要求加入合作社的农民逐渐增加,农民合作社意识逐渐增强,于是胜利果乡合作社应运而生。 从培训与信息入手,找到社员合作的利益共同点 从2001年12月19日到2003年未,我们共举办了5次形式多种多样的合作社理论课,听课人数达200余人次。座谈20余次,讲解什么是合作和合作社,为什么要加入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好处是什么,合作社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与农村社区的相关部门是什么关系,农村经济状况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展望,WTO与党的方针、政策,国际合作社的价值观与原则,和一系列与合作社有关的问题。 合作社成立过程中,经过算帐对比,社员找到了自愿互利联合,组织社员统一进入市场的利益点。他们大多数都是养猪户,从共同联合购买饲料入手。方法是:以集体批发采购,以市场价格零售。销售形成的批零差价按农户购买产品的交易量返还,减少了由于一家一户交易小、环节多,议价能力低造成的损失,赢余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社员的收入。30户农民通过共同进入市场,每头猪饲料成本下降18元,也就是由过去分散进入市场每袋饲料120元下降到102元;30户农民通过联合互助,1200头生猪节本增收22500元,户均增收750元。合作社为了稳定发展,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局面,坚持吸收社员诚实守信标准,确定“宁肯少,但要好”的办社原则。经过社员一致通过的民主管理办法,二年来合作社的发展是稳中求实,实中求进,进中求快,快而不乱。
供销、医疗、助学、养老与信用综合合作 农民社员全面受益 创立合作社的目的是实现农民在经济上的联合,使之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减轻社员负担,增加社员收入。通过医疗和教育为主导的运作方式实现经济上的联合是果乡合作社组织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联结农民的金融纽带,使果乡合作社和农村信用社利益机制结合在一起,通过信用合作使农民在资本上实现联合。 合作社具体赢余分配机制是:1。盈余的23%留给合作社,作为合作社的费用支出。如跑信息车费,社员的学习费用和相关人员的招待费等。2。盈余的54%作为股金向农村信用合作社入股,解决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得到信用社贷款支持的同时,提高合作社在社员心中的信誉度和凝聚力,发挥信用社的资本功能,更好地为社员发展经济服务。3。盈余的23%作为社员的医疗和教育基金记入社员的个人账户,作为公益金使用。 现在这种赢余分配机制已初见成效。30户农民,在不增加一分钱负担的前提下,产生医疗教育基金4293元;其中,社员郭生栋积累医疗教育基金912元;方明文积累医疗教育基金892元;腾国文616元;张树江积累养老费170元。 社员的医疗教育基金不采取医疗和教育的平均划分,而取决于社员家庭实际状况的需要来支配基金的有序调节。 如:社员生产100头生猪,通过合作社购饲料100袋,那么就可节余积累400元的医疗和教育保障基金。如果一家人身体健康,没有发生医疗费用,但有孩子就读。孩子需要280元的上学费用。可以通过合作社向学校划去所需费用,并在社员的基金帐目上作支出平衡手续。帐目往来真切透明,章印具全。医疗同教育一样,只是平衡帐目支付的手续在医疗站而不是在学校。社员通过合作社供销服务产生的医疗教育基金既没有利息,也不作年终结帐后的分红,只做帐目的累计收入。在社员遇到特殊的某一项保障基金满足不了自己的实际需求时,社员通过合作社基金互补往来制度办理相应手续,就可以应对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医疗和教育的暂时困难问题。 凡加入合作社的社员,都享有本社提供的医疗和教育服务:药品平价销售,不收各项医疗费用,外出看病可在个人基金帐目上支付。在单个社员的基金中,同时存在医疗和教育基金数额。如果费用能自己解决时,不需要外援,自己做帐目支付手续;当某个成员的总基金不能满足自己需要时,那么这个社员通过合作社可以得到其它多个社员或全体社员的联合帮助。这样,单个社员的基金加上多个社员或全体社员的基金得到的总额,就足可以解决单个社员的困难了。这种单个社员和多个社员或全体社员的联合互助的基金使用行为,通过帐目的转换平衡手续,用以后的基金积累,逐步偿还,使农民社员全面受益。
自己帮助自己 自己解救自己 胜利果乡合作社最引人和受社会关注的就是它独特的医疗和教育合作,合作社除了解决社员生产领域的部分问题,还注重解决农村孩子上学和就医、养老等棘手的社会问题,通过社员个人的医疗卫生和教育基金使社员自己帮助自己,自己维护自己利益。 合作社的监事长方明文医疗和教育基金总额为892元,孩子上学需630元,通过合作社帐目转划学校630元,合作社的帐目医疗和教育基金剩存262元。他逢人便讲,是大家合作的力量,解决了我孩子上学的资金困难问题,我和我的家人从此再也不用犯愁了。 社员郭生栋二年来,积累医疗教育基金912元,支付医疗费用180元,教育费用177。20元,帐目作平衡手续后,剩余存554。80元。他说:如果咱们大家不搞合作,还个干个的单打独斗,我今天能积攒这么多的钱吗?我看,就都被市场夺跑了,加入合作社,我们全家人都高兴,这是从来没有的好事,是合作社往我们老百姓的腰包里揣钱啊! 张树江一家3口人,有八十岁的老母亲。他自己身体不好,已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常打针吃药,在合作社2年来共消费积累了170元的养老基金。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说:“如果我沿着这条道走,再活个十年八载的就可以解决我晚年的养老问题了,这样的事打灯笼上哪去找啊!我要是不参加合作社,有个头痛脑热和老年的扶养费就是大问题。虽说我没有儿女们照料,但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别看现在我才170元的基金,一点一点攒,就够我的养老费用了!” 王俊起是2002年5月份开始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家里3口人,种养业的规模都不大。到2002年8月份通过合作社的服务,医疗和教育基金才积累到28元,不够孩子上学所需费用,管别人借也难,便想让孩子辍学。为难之际,他找到了合作社的理事长郭连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郭连伟说:“这件事合作社帮你解决”。经过和社员郭生栋商量,他同意将自己帐上的基金暂借给王俊起,二人共同出了手续后,将支出的现金借给了王俊起。他家孩子的教育费用需支付296。60元,自有积累基金才28元,合作社帮助解决了268。60元。这件事的数额不大,但感动得王俊起许久说不出话来,最后用哽咽地说:“咱们合作社虽不是慈善机构,但能为我的困难着想,真是个好组织。今后,我一定脚踏实地地干,争取更多的积累,把别人帮我的钱还上。如果我有余钱的时候,别人家有困难,我也不能看笑话,说到做到。” 同时,合作社30户农民向农村信用社入股50234元;胜利乡农村信用社根据农户的申请,按照联保贷款的条件向30户农民发放了周转贷款122,000元,既解决了农民共闯市场时购买饲料资金缺口问题,又使农户之间在经济上承担经济连带责任。现在农户之间在经济上分享信息、技术和生产经验,一起研究生产和市场发展走向的时间增多了,素质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信用程度也大大增强了。到2003年末,30户合作社社员的贷款122000元,全部按期归还。
按国际合作社七项原则 规范和发展合作社 胜利果乡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而建立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的体制模式为:生产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教育合作+医疗合作,通过农民的股权将各种类型合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全面综合性的合作经济体制模式。 合作社由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构成。社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大会实行一人一票制,每名社员都享有平等权力,决定带头人和审定合作社章程等重大事项。理事会、监事会是合作社的常设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负责合作社的日常工作。合作社根据实际工作出发,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另增设一个妇女部,负责妇女的全面工作,发挥妇女在合作社的作用。 合作社目前还处于初始形态,内部管理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制度建设如何紧跟发展还需进一步研究,合作社对内、外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2003年,我们有幸参加了工合国际组织在梨树县召开的第十三期和第十五期合作社培训班。在会上,学到了很多关于合作社治理与管理的知识,懂得了要想把合作社真正办成自愿、民主、独立的经济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的七项原则是纲。合作社的发展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下,不能脱纲,这是社员一致的看法。 我们决心,坚定不移的以国际合作社的七项原则为指导,发展、规范和完善我们的合作社,力争通过学习,让社员都能够了解什么是合作社和怎么建设合作社。强化机制管理,确保求稳求实,在此基础上加快合作社的发展;确保每前进一步都尽可能的少走弯路,不偏离合作社的轨道,真真正正地将合作社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社。一定要实现周恩来总理让果树之乡遍地开花的遗愿。争取结合本地自然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繁育“工合一号”红梨,按照我们的发展战略规划,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实现我们规划的目标。 (说明:本文由檀振奇,陶喜林,郭连伟为主与社员共同完成。编者略加修改,本文标题与文内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